LUMBINI MAYA DEVI TEMPLE

藍毘尼摩耶夫人廟

社會工作
穗殘疾兒童康復中心需善心人支持 (1991年7月26日)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1 Comments |
穗殘疾兒童康復中心需善心人支持 1991年7月26日, 明報, 魯金專欄 廣州巿兒童福利院屬下的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收養了數百名殘疾兒童,裏面的數十位護理人員和教育工作者,都是充滿愛心而又非常辛勞的。可以說是只計成績而不計薪酬的。希望香港的護理弱智兒童和傷殘兒童的工作者,到廣州去參觀這座中心,向工作人員學習學習。 殘疾兒童包括肢體殘廢和弱智兒童,並且大部分是孤兒。這些殘疾兒童大部分是來自棄嬰。由於很多人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生下了女嬰,看見她肢體變形,便將她拋在路邊的垃圾堆旁,亦有看見生下的男嬰養至兩歲仍不會說話,知是聾啞或弱智的,也拋棄在路邊。這些被遺棄的嬰兒被發現後,便由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收養起來,是以該中心內的數百名兒童,四肢變形及殘缺的以女童為多,弱智或襲啞的以男童為多,中心負起了護理、養育的責任。 這些不知姓名的殘疾兒童,因不知他們姓什麼,但又不能不替他們命名,於是將被遺棄的地點加以命姓,然後命名。例如發現於越秀區的,便以越為姓,然後命名。被發現於東山區的,便姓東等等。是以每一位殘疾兒童都有姓名,先教他們認識自己的姓名,然後教他們學習其他的基本生活照顧。 中心內有多個治療部門,其中一個「水療室」,是一座泳池,由護理員利用水力將本是變形的兒童矯正他們的上下肢的正常活動。在遊戲治療室內,有一個大汽球,由護理員抱着手腳變形的兒童伏在大汽球上治療。自然還有醫療部和教育部門等。 這座收養殘疾兒童的康復中心,極需要社會人士支持,由於經費有限,很多設備急須添置。香港釋迦文化中心的郭兆明居士,呼籲香港善心人士,捐助這座中心的經費和物資,他於七月二十日到兒童福利院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去,捐助一筆款項和一批兒童服裝,願起帶頭作用,希望港澳善心人士,繼續援助。 在捐贈儀式中,兒童福利院的院長邀請郭兆明居士致詞。郭兆明居士說,他的捐贈,萬萬及不上護理人員的大慈悲心,護理人員每天天未亮即工作,到晚上才能休息,實在值得尊敬,院長又安排一群殘疾兒童表演遊藝節目,其中坐輪椅的兒童演出「明天會更好」。
為「明燈」添油 — 記熱心「萬村書庫」的郭兆明先生 (1999年12月27日)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0 Comments |
為「明燈」添油 —— 記熱心「萬村書庫」的郭兆明先生 湖北日報 1999年12月27日, 記者覃萬鐘 如果你還記得,小時候想方設法弄到一本好看的書,小心地捧在手上,如飢似渴地讀它的那種景象,你就會理解,在缺少文化設施的農村,一個小小的村級圖書室對農民的意義。由中宣部和全國文化扶貧委員會倡導的「萬村書庫」工程,於1996年啟動,準備在一段時間內,在全國建成一萬個村級圖書室。 「『希望工程』讓成千上萬的農村孩子走進校園,學習文化知識,但它只解決了年輕一代的教育問題。我們做『萬村書庫』工程,就是為『希望工程』配套,解決好農村中年人的教育問題。」 香港亞洲農業研究發展基金主席郭兆明博士說,「『文革』期間,社會秩序很亂,很多人尤其是農民,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那一代人正是現在農村的『當家人』,他們支撐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發展農村經濟,當務之急就是解決那一代人的教育問題。」 郭兆明博士出生於香港,幼時家境貧寒,經過數十載刻苦奮鬥,成為一位富商。他刻苦鑽研佛學,榮獲斯里蘭卡榮譽佛學博士學位。從1994年開始,郭兆明就積極資助中國的文化扶貧工作。新年前夕,記者隨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等單位前往江陸縣參加全省文化扶貧現場會,結識了郭兆明先生。
殯儀館是好地方 (2000年7月14日)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1 Comments |
殯儀館是好地方 2000年7月14日, 珠珠, 成報 新盤樓宇認購出現熱潮,連賭王都叫人買樓趁早,股巿唔信唔信又踩油,連積弱股如新世界都標升超過一成,氣勢頗為凌厲。博士明話,有的氣氛至似樣,最忌一潭死水,此謂之七翻甦是也。 水位已高,乜股可買?佢介紹買滙豐。理由是滙豐落後於大巿,收購法國機構已敲定,股價應可減壓也,追回大巿升軌都值一百二十文有多。 佢剛自歐洲回來,同座飲茶,問佢有否參觀徐博士畫展,佢話唔經芬蘭個便,而且徐博士畫展今日至開幕也。 講到呢度,佢即時禁手機,打畀徐博士。我提醒佢,毋擾人清夢也。佢話唔怕,今日佢一定早起做嘢也。 果然,芬蘭時間是早上七點鐘。佢講完我講,問佢一切是否順利。傳來連聲嬌笑,曰:一切好順利。此乃意料中事,有中國大使館協助,事情好辦之至。 在芬蘭展罷,又搬去丹麥舉行。佢話我知,預計十九日回港,屆時定然搵我,浮一大白。珠珠在此,遙遙祝福佢兩地畫展成功,飲譽異域。徐博士為人好有風格,佢令人感覺到,不歌而樂,不華自艷,又和藹可親,常矜細行,樂於助人。
書香滿版納 (2014年)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俠影禪跡目錄
智慧善行傳播人生藝術 (2009年7月19日)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0 Comments |
智慧善行傳播人生藝術 川東周末, 廣安日報, 2009年7月19日 一位香港朋友,數十年如一日關心祖國「三農」事業的發展,他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最偏僻貧困的鄉鎮村落,長期支持「萬村書庫」工程建設、城鄉兒童手拉手交朋友活動、「歡樂農家」大賽活動,並為每年一屆的全國農民讀書徵文活動頒獎儀式,鼓勵農民學文化學技能,形成良好的鄉風村貌。 他用自己演講的收入在農業大學設立清貧助學金、獎學金,幫助繼續學習中有困難的農家學子,希望他們將來能帶領鄉親脫離貧困。他做了大量善事,從不希望報道羅列,但他卻有意要啓發人們生存的方法,傳授生活的藝術,認為這比送多少錢物都更有意義。 他稱自己是「農」的傳人,有一顆「農」的心。他,就是香港亞洲農業研究發展基金主席郭兆明。 6 月 26
新紀元「中元節盂蘭勝會祝福大會」緣起 (2001年)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0 Comments |
新紀元「中元節盂蘭勝會祝福大會」緣起 (2001年) 據西晉竺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佛弟子目蓮尊者夢見亡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不能進飲食(因其母生前是一個慳貪過度的人),後得釋迦牟尼聖哲開示可於七月十五月圓之日以孝心之力進行佈施衣食給十方具德者可令其母離苦得樂。世人便召集在每年該日用盆載食物施十方,將功德迴向給過去七世及現世父母,祈他們都能增福延壽,以報父母生養慈愛之恩,形成了中元節成為一個是宏揚孝道的重要節日,在佛教傳入我國時成為民間風俗的中元節,因民間迷信崇拜鬼神漸變成施鬼神食節日。習慣在該日使用紙剪成的衣服及用紙糊紥而成的人物在街道上懸掛,聘請和尚道士吹歌唱曲來慶祝,近代演變成在街道旁焚化紙錢和紙製物品。在號稱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城巿仍是習俗成風,祭祀者多懷着恐懼迷惑的心態依循着上一代留下的習性去活動,除了浪費資源外更污染了環境和防礙心智發展及帶來蘊釀火災的危機。 古德言:「百行孝為先」,在古制時為官者可藉「守孝制」去抗逆皇詔,足證「孝行」是具足可感人天之力。過去具德智的聖哲們各自根據不同的時代和社會環境,配合人類精神上的水平需要而設計了一些節日祭祀儀式。我們今天的科技已發展到可探察太空星球,但並未找到天堂和上帝,亦找不到天使和神仙,吾人作為宣揚釋迦牟尼智慧文化的俗世行者,推廣移風易俗的工作是應有本份,故特應機藉此新紀元來的一年中元節安排和設計一個宣揚孝道的節慶活動,希望活動能帶給年青人對孝行的重視和心智覺醒,使他們生命中獲得祥和厚福的回報。 國際釋迦文化中心主席 郭兆明 撰於辛巳年中元節前 註:中元節又名盂蘭盆會或盂蘭勝會,梵語烏蘭婆拏,義譯倒懸。我國在梁武帝大同四年首次設盂蘭盆齋會。 俠影禪跡目錄
挑戰楊永強同吸「毒」(2003年5月13日)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0 Comments |
佛學博士 挑戰楊永強同吸「毒」 東方日報 (2003年5月13日)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日前公開強調,本港在治療非典型肺炎時無用錯藥。雖然治療是否真有成效仍待觀察,但已惹來對印度醫學深有研究的國際釋迦文化中心主席郭兆明(見圖)質疑,還登報「單挑」楊局長,建議一同吸入病毒作實驗,若局長能較他更早康復,便捐出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元予當局作研究經費。 本身是斯里蘭卡佛學博士的郭兆明同卓妮講,在公開信中會直言,醫管局否認初期用藥有錯的說法,「是『以藥餌為刀刃』者開脫的無知執見」,因此邀請楊局長一同吸入病毒,證實中招後,他只會用不超過一百元的中西成藥獨處「療傷」,期間不用醫護人員照料。 卓尼翻查郭兆明背景,發現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客席教授和前任蒙古駐港名譽領事。 (剪報) 俠影禪跡目錄
感恩之旅 – 小平故里行 (2009年11月30日)
By Happy handsome boy | | 0 Comments |
感恩之旅 - 小平故里行 (2009年11月30日) 2009年11月30日, 蘋果日報 復明工程啟動儀式上講話 親愛的四川省同胞: 大家好!本人在十五年來多次跟徐惟誠先生一起參與在貴省的「萬村書庫」工程工作。今天,我們為了紀念鄧小平先生創辦的開放改革三十年之成就,故在他的故鄉開展「復明工程」,象徵着鄧小平先生為同胞們帶來了光明的意義。古人有言:「良相治國,良醫治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今天廣安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自願參當義工的精神,發揮了人類本性隱藏行公義和施憐憫的美德,謹此代表基金會仝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香港同胞因為鄧小平先生的一國兩制成功落實,故才有今天和大家相敘之緣,為了報答鄧小平先生的恩典,我們將會在貴巿開展持續性的利國利民工作,希望貴巿成立一個「復明工程基金」,讓一些先富起來的同胞有回饋社會的平台,讓貧困的同胞們可享受到社會開放改革後帶來的成果。中國老百姓是很實在和純樸,就算當家者如何高呼吹噓偉大的口號和高論,都感覺是跟他們無關,但若有失明或患病的家人獲得關顧後而得見天日及康復,任何歪曲中傷黨政領導的言論都不會起作用,社會便和諧穩定。謹希望幹部們堅持把鄧小平先生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念,落實在日常工作上,使鄧小平先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得以成就,當生命消逝時將會心安無憾而去。感謝中國文化扶貧委員會和四川省委巿委各單位領導們的支持,透過「同是中國人」的觀念去建設我們的祖國,謝謝大家。 在贈書儀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