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影禪跡(十五)
印尼僑嶺湯錫林先生,他的身教影響我很多,可惜他已歸道山,使我在俗世事業上少了一個肝胆相照的支持者。
Dr郭泐! 6/10/2016
國家主席李先念接見印度尼西亞紅十字會代表團(左二為湯錫林先生)
泰國國王普密蓬 ● 阿杜德為湯錫林先生授勛。
人天兩利🌷 泰皇授勲湯前軰。 感謝他促進印泰友好關係。 在湯兄的安排下。 吾人支持皇后建立平民醫院。 結下一段善緣❗️🌷👍 Dr郭泐🕉 2021年6月23日
郭兆明樂見主權回歸
見證歷史性時刻 盼政客憑良心做事
(香港商報, 1992年8月8日)
訪問郭兆明之前,先翻閱了有關他的資料,其中陳青楓所著的「從街頭到富商」一書中,有一段這樣描寫他:「三時正,郭兆明果然準時地出現,他個子不高,黑黑實實的。他像佛博士?他像億萬富翁?我的第一個印象,他像網球教練。這個『網球教練』隨和,他也不是滿口佛語的,我起初以為,他既是『顯密佛學會』會長(現易名為國際釋迦文化中心),而且對佛學也作深入研究,自然滿口佛偈,連形態也像得道高僧那樣吧?怎麼眼前這佛弟子是喝咖啡、抽煙,而且言談間的語氣也與我這凡夫俗子很接近。」閱後,心中疑惑,真是這樣的嗎?
星期一,又是三時正,我見到這位貌似網球教練的佛學博士。啊!果真如書中所述一模一樣。
交談之下,發現郭氏不但對佛學研究深刻,對時勢也相當關心,而且,其見解獨特。
他說:「做好一個中國的香港人,我們應該開心的接受『九七主權回中國』這個事實。因為,百多年來,香港被英國人管治,這裡是一個殖民地,生存在這種社會的人,沒有國家、民族的觀念,是很動盪的,沒有『根』的感覺,但人無論走到哪裡,都需要有一個『根』。所以,這一代的香港人,可以見到九七年主權回歸中國,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是我們的福氣。我們可以從此生根於香港,並可以利用香港的特殊環境支持和影響自己國家的發展,為下一代打好基礎。」
他續說:「人的生命,沒有帶來什麼,亦帶不走什麼,只能够做一個歷史的人物,無論在這個人生舞台上,你做什麼角色,總之,都是做好,故有機會參加和見證一個歷史的發展,為自己的國家建設做出貢獻,實在是一個光榮。我希望,同胞中就算有人不支持國家的發展,亦都不應該做一些破壞的工作,更希望一些香港的中國人之中的政客,憑着良心的責任去做事」。
郭氏年輕時,性格好動,喜歡打球、游泳、揸車、閱讀。現在,則只喜歡看書,由於工作繁忙,需經常外出,但他的工作,並不是什麼生意上的商務,而是關於教育、文化方面的事務,他希望將釋迦學問在中國發揚光大。
(圖:與生意拍檔顧美華小姐攝於蒙古草原)
艱苦創業車房仔 童年行乞半工讀
郭兆明出生於一個苦難的年代和貧窮的家庭,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他從一個行乞的街童到車房仔到做生意,而成為了擁有億萬財富的富商。
經過三年零八個月淪陷的香港,雖然不算是甚麼戰後廢墟,但生活艱苦,百廢待舉是肯定的,郭兆明在這個年代出生。當他才七、八歲的時候,爸爸失業了。生活本來就不好過,再加上失業,毫無生計的情況下,小小的阿明仔,只好跟隨着一些同樣苦難的小孩子,撿拾爛銅爛鐵,撿取幾個銅錢買麵包充飢,連幾個銅錢也賺不到的時候,為了肚子裏那轆轆飢腸,只好做「乞兒仔」度日子。
在做街童的時期,郭兆明遇上一位好心人,他看到這小童聰明伶俐,沒有書讀實在可惜,於是介紹阿明仔到香港勞工子弟學校(簡稱勞校)入讀,只交學費每月五元,阿明仔上午到勞校上課,下午則幫家人做流動小販。
五十年代,是郭兆明的求學時期,六十年代,是他全身投入社會苦掙苦扎的磨練期。
六零年做「車房仔」是他第一份工,做了一年因不滿老闆刻薄,辭職不幹了。後來自己開檔,在花墟街邊為別人修車。一幹就是兩年。他在儲備自己的資本,兩年後,真真正正有自己的「車房」,也請了四、五名伙記。隨後並加進舊車翻新,廉價買入,然後以合理的高價賣出。
兒童比賽惠及父母
魯金 (香江速遞)
香港的父母常覺子女極難管教,原因是兒童有虛榮心和驕傲心,這種虛榮心和驕傲心是產生於每次兒童各種比賽,主辦者以獎品頒給兒童,忽略兒童的成就全靠父母的管教,令到兒童產生虛榮心和驕傲心,以為自己叻是自己的。因此對父母的管教產生拒抗心理。
北京電視台在兒童作文比賽頒獎禮時,得獎的百多名兒童每人頒給獎狀,另外頒一對男女裝手表,指定這對手表是頒給得獎兒童的父母親的,提醒得獎的兒童,不要忘記他們的成績,完全是父母的功勞。同時又頒獎品給得獎兒童的老師,讓得獎兒童也知道老師的功勞。
這是讓兒童自知道將來要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國家恩和報眾生恩的方法,創出這種全新的頒獎法的人,是香港佛學博士郭兆明,因為這次北京電視台的小學生作文比賽,是由他贊助的。他希望國內外辦兒童比賽時,不要鼓勵兒童的虛榮心和驕傲心,以免造成兒童不受父母管教的不良後果。
當日出席頒獎禮的有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徐惟誠、北京巿委副書記李志堅、北京巿宣傳部長強華、北京巿政協副主席靳晉、北京巿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王行立、北京電視台青少年部主任張曉愛及編導彭全等。這次作文比賽反映中國對小學教育成績極高,證明中國是有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水平。
(圖:北京電視台作文比賽頒獎禮得獎兒童與領導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