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挽中醫危機,為事業獻身
2017-08-22 18:05, 搜狐
2015年10月,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醫得到世界的再一次矚目。
然而,在民國期間,南京國民政府差一點讓中醫無立足之地。
但是最諷刺的事發生了:汪精衛的岳母臥病在床,但卻是通過中醫治療才恢復健康。
奔走南北,卻不及一次看病
1929年余雲岫首先發難,提出取消中醫議案,南京國民政府擬正式決議。
舉國上下無比震驚,施今墨及同行奔走南北,成立中醫工會,組織華北中醫請願團,數次赴南京請願。
無獨有偶,汪精衛的岳母患痢,遍請西醫,沒有一點起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當時國民黨少壯派汪精衛只相信西醫,又主持行政院工作,大有非取消中醫不可之勢。
此時有人建議請民國名醫施今墨看看,汪精衛的老婆陳璧君聽了,就立刻讓汪精衛叫人請。
一生怕老婆的汪精衛無奈,只能同意試試。
施今墨憑把脈,每言必中,使汪精衛的岳母心服口服,頻頻點頭稱是。
診治完畢,汪精衛的岳母問:「先生何時再來?」
施今墨說:「安心服藥,一診可癒,不必覆診」。
病的都下不了床,一診就可痊癒?眾人都持有懷疑的態度。
根據施今墨的藥方,汪精衛的岳母服用了數劑藥,十天左右就痊癒了。
汪精衛這才相信中醫的神奇之處,為了答謝施先生救命之恩,就題字送匾《美意延年》(莊子語)。
但是,施今墨沒有收下汪精衛送來的匾,而是提出一個要求:「既然您肯定中醫能治病,請您收回『取消中醫』的決定。」
汪精衛雖沒有立即表態,但從此再不提取消中醫之事了。後來在全國輿論壓力下,國民政府只得收回成命,批準成立中央國醫館,任命施今墨為副館長。
中醫終於以妙手回春的療效,贏得了生存的權利。
民國期間,施今墨除給汪精衛的岳母治病,還參加孫中山的北京會診,治癒癒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也治療不少的貧民百姓·····
良好的口碑使施今墨在國民黨政府頒佈中醫條例,與蕭龍友、孔伯華、汪逢春被推舉為主考官,負責出試題及閱卷,嗣後即有「北京四大名醫」之說。
差點當官的中醫大咖
然而,這樣的中醫大咖又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施今墨,原名毓黔,字獎生,1881 年出生於貴州省,因母親體弱他萌生學醫的念頭。13 歲時有幸跟河南名醫李可亭學醫,又因政治不穩定,進入京師法政學堂,接受革命理論。後來追隨黃興參加了辛亥革命。革命成功後,他看到清朝雖亡,許多官員仍不改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的封建官僚作風,便對革命大為失望,萌生退意。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從此他便棄政從醫。
新中國新事業 開啟新篇章
新中國成立之初,施今墨開始擔任中央首長保健工作。
相傳,施今墨與周恩來總理有非同常人的關係。
第一次,他為周恩來總理看病,不免有些緊張。
他號脈開方之後,周總理隨和地問道:「開的甚麽藥?」
他說:「保和丸加減。」
總理笑了:「原來施老先生的藥是要我病好了去『保』衛『和』平啊!」
總理的幽默一下子就驅散了緊張,讓他感到和藹與親近。總理向別人介紹他時,總是很尊重地說,這位是我的保健醫。
1953 年春,施今墨應邀赴西花廳談中醫的發展問題。
周總理說,您是專家,搞任何專業,不聽專家的意見,不懂裝懂,那是要吃虧的。
施今墨建議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醫,成立中醫科學研究院、中醫學院、中醫醫院,要開展中西醫結合,要提高中醫的社會地位。
周總理說:「聽了您的話,我更有信心了。在新中國,中醫一定要有個大的發展,中醫不但在國內要佔有地位,還要介紹到外國去,讓西方知道,中醫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次年他為中醫的發展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
1959 年,施今墨於國慶 10 周年之際將制定的五個抗老方劑獻給國家。
1969 年春,施今墨病危,口述關於中醫工作的建議,呈送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
1969 年 8 月 22 日,施今墨病逝於北京,遺囑火化並捐獻遺體作醫學解剖。
一心撲在中醫事業的施今墨,有一個寬大的胸懷,有一顆不忘感恩的心。因他曾經參加辛亥革命,被文革迫害,他沒有怨恨。但對於文革時周恩來的保護,那是念念不忘,在病重前寫詩一首,囑咐家人在他走之後再送給周總理和鄧穎超:
大恩不言報,大德不可忘
取信兩君子,生死有余光
余恨生亦早,未能隨井岡
路歧錯努力,誰與訴衷腸
—— 施今墨
廿一世紀的今天,中醫在諾爾獎的舞台再次得到世界人民的重視,針灸、藥方也逐漸走出國門。今天是施老的祭日,這或許是對一生奉獻中醫學事業的他,最好的祭奠。
《 完 》
來源:搜狐